高考一网通

高考一网通>院校大全>院校详情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市

985 双一流 本科 建筑学位 卓越工程师计划

院校地址: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

学校基本信息

  • 办学性质:公办
  • 办学类型:理工类
  • 直接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 招生电话:029-88460206,029-88492310
  • 电子邮箱:ao@nwpu.edu.cn
直达学校官网
介绍:曾用名:西工大

西北工业大学坐落于古都西安,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工理为主,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和开放式的科学技术大学,隶属工业和信息化部。 西北工业大学是由西北工学院和西安航空学院于1957年10月在西安合并成立,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西北工业大学。 1938年国立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在汉中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迁至咸阳,1950年更名为西北工学院。 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组建华东航空学院,1956年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在哈尔滨组建,1966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 西北工业大学脉源三支,强强融合,群英荟萃,名师云集。 经过70多年的建设,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社会地位日益提高。 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建设的全国15所大学之一;“九五”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立项建设;“十五”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是全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高校之一。 设有基础研究院、国防研究院、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全国最大的无人机研究与发展基地。 学校已经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学校秉承“公诚勇毅”的校训,发扬“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三实一新)的校风,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

学生信息:到2012年2月,学校共有研究生13736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063人,硕士研究生7087人,专业学位研究生3586人,本科生14395人,留学生318人。

专业信息:固体力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电路与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实验室: 教师信息:现有教职工33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1900余人,博士生导师453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含双聘),“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长江学者”重大成就奖、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7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7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6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0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8人、“新世纪优秀人才”79人。学校现有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8个国防创新团队和1个国防优秀创新团队。

著名教师信息:1魏炳波,1964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长江学者,首批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魏炳波曾任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金属学科评委、国家“863”计划航天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国家教育部理科材料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中国航空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理事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2011年12月当选)。魏炳波主要从事空间材料科学研究、液态金属深过冷研究和快速凝固研究。 2张立同(女) (1938.4.14-),出生于重庆市。航空航天材料专家。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加工系,现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超高温复合材料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9-1991年在美国NASA空间结构材料商业发展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1986年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该奖项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连续六年的空缺。 3傅恒志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冶金材料学家,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曾执掌著名的西北工业大学8年之久。   他于1988年创建了国内唯一的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要基础研究项目(973)和国防预研项目的课题,出版有《高温合金及其熔炼技术》等专著4部、指导博士30余名、硕士40余名、博士后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