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网通

高考一网通>院校大全>院校详情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上海市

211 双一流 本科

院校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大连西路550号

学校基本信息

  • 办学性质:公办
  • 办学类型:语言类
  • 直接属于:教育部
  • 招生电话:021-55383668,021-55386006
  • 电子邮箱:ao@shisu.edu.cn
直达学校官网
介绍:曾用名:上外

上海外国语大学简介

;

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中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多能力、国际化人才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具有严谨的校风、教风、学风,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 学校现有虹口、松江两个校区。 虹口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环境优雅。 松江校区位于上海松江新城,占地800多亩,环境优美。 学校拥有完备的大专、本科、研究生、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留学生等各级各类的教学体系和科研院所。 设有26个本科专业(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朝鲜语、泰语、葡萄牙语、希腊语、意大利语、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国际政治、教育技术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汉语言),19个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教育技术学、新闻学、欧洲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交学、翻译学),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翻译学、国际关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 1个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希腊语),2个全国重点学科(英语、俄语),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英语、俄语、阿拉伯语)。 目前,全校共有研究生1100多名,本科生5300多名,专科生1000多名,留学生900多名。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育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300多名教授、副教授,以及大批学有所成的中青年讲师。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论文、专著、教材、工具书在国家级评选中多次获奖,并有多种有影响的刊物在国内发行。 学校坚持抓好外语基础教学,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扩大专业口径,拓宽专业方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建立全新的教学和管理体制。 专业结构设计总体分为复合型(语言+专业)、双语型(少数语种+英语)和方向型(英语+专业方向)三大类。 本科生设立导师制,实行学分制和主副修制。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先后来我校访问,许多国内外著名人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 每年还派遣优秀学生赴国外留学,学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论坛。 学校设立多项奖学金、贷学金、帮困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生依托专业优势,广泛参加社会实践。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和艺术熏陶。 学校努力培养外语基础厚实、专业口径较宽、具有鲜明特色的复合型人才,注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优势。 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五十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高质量外语人才与复合型应用专业人才,遍布世界五大洲。 进入新世纪,上海外国语大学正朝着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的外国语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

;

学生信息:目前,全校共有研究生1100多名,本科生5300多名,专科生1000多名,留学生900多名。

专业信息: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

实验室: 教师信息: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育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300多名教授、副教授,以及大批学有所成的中青年讲师。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论文、专著、教材、工具书在国家级评选中多次获奖,并有多种有影响的刊物在国内发行。

著名教师信息:王恩铭:男,1957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华美国学会、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和上海美国研究学会会员。    1982年7月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1982至1983年在上外“美国学助教进修班”研修一年。 1985年获美国富布赖特青年学者奖学金赴美国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攻读美国学硕士学位,于1987年回国。 1992年作为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再赴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作为期一年的研究。 1996年,获美国“全国人文基金会”资助,赴美国UniversityofKansas-Laurence,参加为期两个月的“美国学暑期研讨班”。 2000年,获美国斯塔尔基金会资助,在香港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做了十个月的访问学者。 2004年l月,受香港城市大学的邀请,做了一个月的“高级研究员”。2004年9月,获斯塔尔基金会奖学金,赴香港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作六个月的研究工作。2002年获上外“申银万国科研”一等奖;2002年被评为上外十佳青年教师。 主要从事美国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方向为美国史,美国文化与社会,现代美国妇女研究。近八年来,一直讲授高级英语和高级口译课程。自1985年以来,发表了30多篇美国学方面的论文,主要有《美国历史上的政教关系》、《从政治边缘走向政治中心》、《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美国60年代的反正统文化运动》和《美国新左派运动》。 出版的论著包括:《20世纪美国妇女研究》、《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美国文化与社会》和《美国名校风采》等。参编的教材有《高级翻译教程》。此外,还有译著《危机》和《美国人的生活和社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