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基本信息
- 办学性质:公办
- 办学类型:理工类
- 直接属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招生电话:021-38284395
- 电子邮箱:smupo@shmtu.edu.cn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技术、经济与管理为特色的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和理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校园占地面积2000亩,有专任教师800余人,全日制学生16000余名。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 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28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 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 从2000年开始,学校实行由上海市和交通部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体制。 2004年教育部批准上海海运学院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 学校目前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8个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点,41个本科专业,12个高职专业。 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1个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2006年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现设有12个学院。 在16000余名全日制学生中,有本科生110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2000余人。 在80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1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近30%。 学校致力于培养国家航运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已向全国港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 学校被誉为是“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 学校拥有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科研教学基地;设有水上训练基地,拥有万吨级“育锋"教学实习船,“天鹰"、“天琴"两艘无限航区远洋训练帆艇及29艘水上训练艇。 学校2007年科技经费达到1.5亿元,获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部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学校先后与近30个国外(境外)高校、国际组织、港航企业等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内容涵盖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及学生交换等领域。 留学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学校将立足航运,依托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为建成世界高水平的海事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生信息:在16000余名全日制学生中,有本科生110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2000余人。 专业信息: 实验室: 教师信息:在80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1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近30%。 著名教师信息:孔凡邨,男,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海事大学副书记、副校长。 1968.9—1970.11 扬州市第六中学学生 1970.11—1978.3 扬州市轻工机械厂工人 1978.3—1982.1 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船舶驾驶专业学生 1982.2—1996.9 上海海运学院商船学院教师,讲师,副教授 (其间:1987.9—1990.7 上海海运学院航海系航海技术专业研究生) 1996.9—1999.1 上海海运学院商船学院副院长 1999.1—1999.9 上海海运学院商船学院副院长兼航海系主任 1999.9—2004.5 上海海运学院商船学院院长 2004.5—2004.9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院长 2004.9— 上海海事大学副书记、副校长 先后讲授《无线电技术基础》、《航海仪器》、《航海电子技术》等课程。主持及参加的科研项目有:“基于航行记录数据的船舶碰撞过程仿真系统”、“船舶自动识别技术(AIS)的技术研究”、“中国航海教育立法研究”、“中国航海教育发展研究”、“海空立体搜救体系研究”等10多项。公开发表“基于VDR回放数据的船舶碰撞过程仿真系统的设计”、“光纤陀螺罗经及其在海上的应用”等论文10多篇。在长期从事高等航海教育与科研的工作中,曾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吴福--振华交通教育优秀教师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