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网通

高考一网通>院校大全>院校详情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济宁市

本科

院校地址:曲阜校区: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日照校区:日照市烟台路北80号

学校基本信息

  • 办学性质:公办
  • 办学类型:师范类
  • 直接属于:山东省教育厅
  • 招生电话:0537-4458658,0537-4418658,0537-4438658
  • 电子邮箱:qfsdzsb@163.com
直达学校官网
介绍:

曲阜师范大学1955年6月创建于济南,始称山东师范专科学校。 1956年6月迁至曲阜,更名为曲阜师范学院。 1970年7月山东大学的中文、历史、政治、外文等系所与曲阜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山东大学,校址在曲阜。 1974年2月恢复曲阜师范学院,198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建设高校,1985年11月更名为曲阜师范大学。 学校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是原国家教委首批公布的200所招收留学生的本科院校。 发展现状学校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办学指导思想端正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创新,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培养质量、办学规模、学科结构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格局。 学校占地206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图书资料188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 学校现有24个院(系),25个研究所,44个本科专业,3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设有山东省激光偏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 近五十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合格人才。 为拓展办学空间,学校建成了按照全新办学理念设计的日照校区,占地1060亩,到2003年9月将有13个院系、20余个专业、10000余学子在新校区就读。 学校地处京沪、日新铁路交界处,是京福、日东高速公路必经地快捷的因特网也为学校架起了与外界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 改革措施近年来,学校以后勤改革为突破口,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基础,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为目的,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创新培养管理模式。 高质量的本科教学一直是学校的优势和特色。 学校在本科教学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九十年代以来,学校开始实施学程分段、分流培养的学生成才培养方案,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发展条件和理想追求,实行分流培养。 即,用2.5至3年的时间着重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用1至1.5年的时间进行分流培养,把大多数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乃至出色的中等教育师资,使部分学生通过考取硕士研究生或第二学位而成为国家更高一级的专门人才,使另外一部分学生通过参加辅修和自学,而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 根据这个方案,学校指导各系对学生实施目标管理,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学生成才意识。 这一做法收到实效,取得了可喜成绩,学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 全方位评价教学,形成教学工作的自我监控机制。 1993年以来,学校推出了四评一比一调查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有计划地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课程建设质量评估、系级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和教学比赛。 为了在评聘职称工作中突出教师的教学业绩,扭转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学校把教师的教学评价结果与职称评定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学校还经常向用人单位征求对毕业生的意见,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应届毕业生毕业前问卷调查,作为调整学校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学校还成立了由富有教学管理经验的退休校长、教务处长和教授组成的教学督导委员会,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抽查教案和学生作业,不定期召开系主任、教师、学生三个座谈会,定期向学校、教务处、院系反馈,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 通过教学督导,及时地摸清学校的教学脉博,有效地监控学校教学质量。 这些措施,其他学校也施行过,学校贵在把它作为制度长期坚持下来,形成了一种有效的监控机制。 严格管理,加强考风考纪建设。 优良校风的形成依赖于良好的考风,学校一向重视考风建设,除了抓好考试中的三严(严格考试要求、严格考试纪律、严格考试标准)外,要求各专业建立起各门课程的试题库或30套以上的试卷库,实行考教分离,并把这一条作为优质课程的重要条件。 公共课考试的命题、制卷、监考和阅卷工作由教务处直接负责。 学校设立举报箱,对于在考试、成绩管理等方面舞弊的学生、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一经发现,即严肃处理。 学校对某些热点专业的考试办法进行了大胆改革,如音乐专业招生考试,2001年实行请外地评委、公开亮分、考生当场知道自己分数、纪委全程监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学生和考生家长都表示满意。 学校音乐专业招生考试人数高达1200人,居全省同类院校之首。 2000年以来,学校还加大了对期末考试的监督检查力度,在全校抽调了30多名处级以上干部,组成了考风考纪检查团,负责监督检查制卷、监考、阅卷等各项考试工作,从而大大整肃了考试秩序,营造了良好的教学风气和学习氛围。 此外,学校在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例如,在全校普遍开设《论语》课,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团委、学工部开展了丰富多采的大学生成长、成才活动,连续多年获团省委红旗团委等称号。 建立动态激励机制,科学研究成绩卓著。 学校设立关键岗、重点岗,实行课题负责人制度,优劳优酬坚持强化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整合,理论研究瞄准学科前沿,应用研究面向市场需求,形成了物理学、数学、化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等优势学科群。 1998年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8项(其中国家级29项),发表论文7008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532部,取得科技成果49项(其中国际水平9项,国内领先39项),获科研奖励26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103项)。 根据国家科技信息研究中心公布的1989-1998年被SCI收录论文统计结果,学校居全国高校第83位,2000年列全国高校第51位。 刘立山教授2000年获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经典引文奖李国华教授2001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0项。 后勤全面推向社会,人事实行全员聘任。 早在80年代中期,学校就率先进行了学生公寓社会化经营管理的改革尝试,随后又将所有的服务行业、校办产业进行了企业化改革,为学校全面改革的推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又进行了干部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精简管理机构,实行教育职员制,管理人员全部竞争上岗,教学科研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初步形成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良性动态管理机制和奋进向上的学术氛围,营造了科学合理的人才成长和使用环境。 改革带来的竞争创新意识与建校近五十年来形成的艰苦创业精神凝结在一起,为曲阜师范大学在新世纪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向更高层次大学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学成就曲阜师范大学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 学校自建校以来,在教学科研中既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力于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 由于政策落实,措施得力,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连年上升,考研率一直保持在16%以上,超过了原国家教委对A类大学的考研要求,2000年达23.5%,在全国1000多所高等院校当中排19名,山东省第一名2001年又创新高,1855名毕业生中,有606人被录取,达32.7%,个别专业高达67%,2002年为35%,直逼全国一流重点大学。 由于学校对学生培养有规格,学生学习有目标,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未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由于学习认真、踏实,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校毕业生以基础牢,潜力大,后劲足,作风朴实,业务扎实,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近年来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 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曾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一等奖,在当年是惟一获一等奖的高师院校。 在1995、1997年省教委组织的两次全省高校教学工作评估中,学校均获得全省本科师范院校第一名的好成绩。 2001年山东省普通高校办学条件及教学质量检查评估报告认为:曲阜师范大学校风纯,教风正,学风好。 由于学校声誉好,生源质量也逐年提高,2000年本科录取分数线高于同类院校20分,当年第一志愿报考该校考生上线后未被录取者有1000多人,2000年8月28日,中央电视台曾作报道。 2002年学校第一志愿上线人数达学校计划数的两倍,数学等热门专业平均录取分超过重点大学录取线。 《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对学校基础教学扎实、文化底蕴深厚、教学质量过硬作过多次报道。 曲阜师范大学近五十年发展历程,已发展成为孔子故乡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大学,为创建绿色大学、人文大学、特色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建校伊始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创业精神,到勤奋朴实团结进取的校训,再到面向国际化和新世纪的发展定位,正逐步升华为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学校开拓进取的不竭动力。

学生信息:学校现有研究生614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读生438人,本专科生18000余人,继续教育在读生20000余人,留学生80余人。

专业信息:学校现有24个院(系),44个本科专业,

实验室: 教师信息:学校现有教职工2135人,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82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40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4人,在读博士生53人,具有硕士学位者33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1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省拔尖人才9人,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40人。学校聘请两位院士分别担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聘有兼职教授127人。

著名教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