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网通

高考一网通>院校大全>院校详情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苏州市

本科 卓越工程师计划

院校地址:东湖校区:江苏省常熟市南三环路99号;东南校区:江苏省常熟市湖山路99号

学校基本信息

  • 办学性质:公办
  • 办学类型:理工类
  • 直接属于:江苏省教育厅
  • 招生电话:0512-52251131,0512-52251136
  • 电子邮箱:cslgzsb@cslg.edu.cn
直达学校官网
介绍:

常熟理工学院是江苏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58年建校(苏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学校是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全国第一所试点高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信息化建设试点高校、江苏省首所省市共建试点省属本科高校,至今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多万名各类人才。学校坐落于人文荟萃、山明水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苏州常熟,建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

  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常熟理工学院受吴文化浸润,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形成了“立本求真、日新致远”的校训,培育了“反对平庸、追求卓越,负重奋进、敢于超越”的校园精神,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凝练了“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学校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形成了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近2.5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51万余册,数据库33个,数字信息资源量30TB。学校办有《东吴学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扩展版)期刊)、《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全国高校优秀期刊)2种学术期刊。

  学校现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53个招生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1个省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000多人,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近6000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多人,高级职称530多人,博士360多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培养人选等150多人,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构建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升本以来,承担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30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100多项。拥有2个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成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1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学校获批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基础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 现有5个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省级联合技术转移中心1个,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

  学校坚持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互动发展。近年来开展了多种模式的合作教育,在校企合作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建立了全国首所电梯工程学院、江苏首所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光伏科技学院和苏州首所汽车工程学院等多所行业学院。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派出专家、学者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等国家交流或进修,聘请外籍教师数百人次,并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爱尔兰、塞尔维亚、捷克、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新加坡等20个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6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联系,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新西兰、加拿大、印度、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国家的50多所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学校设有国家汉办外国人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

  学校一贯重视校风和学风建设,重视学生素质教育,被列为首批省高校校风建设达标单位,被评为“苏州市文明单位”,1997年以来连续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档案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外国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系统审计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基本建设学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首批大学章程核准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党委被表彰为“江苏省高校创先争优先进集体”。

  展望未来,常熟理工学院将以“办好应用型大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以“建设品牌大学,服务区域发展”为行动纲领,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依法治校, 坚持深化改革, 坚持特色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事业发展,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生信息: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7300多人,其中公办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12080多人,民办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5250多人,另有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5000多人。

专业信息:官方暂无公布

实验室: 教师信息:学校现有教职工1108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339人,博士205人,硕士507人,专任教师746人。“十一五”以来,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4200多篇,被SCI、EI、CPCI收录论文850多篇,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500多篇,出版专著62部。教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863”专题计划 、国家公益专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农业高新技术、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等各级各类项目有600多项,其中承担国家级项目71项。

著名教师信息:江学范,男,1964年9月生。理学博士,物理学教授。2002年9月至2004年1月在台湾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担任常熟理工学院新型功能材料省重点建设实验室主任,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和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理论物理专业的兼职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凝聚态理论和材料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几年来分别在量子自旋系统的相变和临界性质、低维磁性系统的基态和磁激发性质、有机超导体转移电荷的低能激发性质、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等方面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30多篇为SCI、EI收录。1996年获江苏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1998年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1999年和2003年分别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006年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资助。 研究方向 1. 电磁功能材料的第一原理研究。 2. 磁性系统的相变和元激发性质。 主要在研项目 1.《新型电磁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设计》,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项目2007-2009 2.《稀土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基金2006-2009 3.《低维强关联电子系统的电子结构与磁性研究》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基金2004-2006, 代表性学术论文 1. Jiang XF, Guo GY,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exchange interactions in BaVS3, PHYS. REV. B 70, 035110, JULY 2004. 2. Jiang XF, Guo GY,Electronic structure, magnetism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Fe2SiO4 fayalite at ambient and high pressures: A GGA+U study,PHYS. REV. B 69, 155108,APR 2004. 3. Jiang XF, Xing DY, Chen H, Theory for low-lying excitations in spin-Peierls system CuGeO3, PHYS REV B 65: 054421 FEB 2002. 4. Jiang XF, Li JL, Zhong JL, Yang CZ,Effect of the crystal field on spin-1 transverse Ising model,PHYS REV B 47: 827-830 JAN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