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基本信息
- 办学性质:公办
- 办学类型:师范类
- 直接属于:河北省教育厅
- 招生电话:0318-6016093,0318-6016910
- 电子邮箱:hsuzs@163.com
这是一所创始于1923年的学府, 这是一个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的高校, 这是一所以实现“师生共同进步”为目标的本科大学—— 衡水学院,坐落在有“北方湖城”美誉的河北省衡水市市区,校园占地面积764亩,校舍建筑面积23.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3亿元。 校园风景优美,环境宜人,荣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河北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三次荣获“河北省园林式单位”。 衡水学院现有12个院系,6个公共教学部,32个本科专业, 42个专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一万一千多名,生源来自全国除港澳台和西藏之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 优越的办学条件,保障学生成才成人—— 学校有专任教师560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76人,博士硕士学历教师340名,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曾宪梓奖获得者、留学归国博士后、国内外访问学者、省级拔尖人才、省突出贡献专家、省级优秀教师和外籍教师。 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衡水湖湿地保护研究所、董仲舒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印行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的《衡水学院学报》。 学校教学文化设施齐全,多功能图书馆有藏书100万册,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供师生免费使用。 坚持质量立校,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 学校是“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教务处被命名为“全国普通高校先进教务处”;拥有“信息技术基础”、“外国文学史”、“英国文学”、“综合英语”等省级精品课程;建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微生物学”、“遗传学”、“分析化学”、“动画设计”等重点优势学科和重点特色发展学科;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在全省同类院校名列前茅,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在河北省历届大运会上屡创佳绩;成功承办了全国蹴球邀请赛、河北省民族体育运动会射弩比赛。 衡水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受到河北省普通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检查团、河北省教育厅督导组的高度评价。 实施“进步教育”,激励学生创新发展—— 学校以“守正出新”为校训,坚持让每一位师生都进步,师生共同进步,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进步教育”的办学理念。 注重发掘学生潜能,实施个性化培养,举办有“文字速录”、“高级口译”、“艺术设计”、“文学创作”、“幼教技能”等本科提高班。 支持学生参加各种与教学联系紧密的竞赛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全国高校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手风琴展演比赛、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合唱比赛、河北省高校网络技能大赛、河北省高校“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均有不俗表现,摘取金、银等多种奖项。 学校被命名为“衡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基地”、“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训练基地”、“衡水市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心”。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坚持学术教育与技术教育并重的办学思路,围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注重实践教学与实训技能,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与众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广泛合作,建立了八十多个实践实训教学基地。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80%,多年位居同类高校前列。 尤其是“播音与主持艺术”、“社会体育”、“英语口译”、“高级速录”、“学前教育”等毕业生供不应求。 推进“精细化管理”,创新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坚持以师生为本,不断提高办学管理水平,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文明大院”、“全国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青年文明号”、河北省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衡水市治安防范先进学校”、“衡水市文保系统安全稳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八方学子—— 学校所在地河北省衡水市,是冀东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滨临素有“京津冀最美的湿地”之称的国家自然保护区衡水湖。 大广、石黄高速纵横相交贯穿全境,并与旁近的京港澳、京福、青银等高速公路相连通,京九铁路与石德铁路在这里构成“黄金十字”,衡水是京九铁路“京南第一大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生就业前景广阔。 ;
学生信息:全日制在校生一万一千多名 专业信息:学院设有9个系、4个教学部、41个本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 实验室: 教师信息:学校有专任教师560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76人,博士硕士学历教师340名,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曾宪梓奖获得者、留学归国博士后、国内外访问学者、省级拔尖人才、省突出贡献专家、省级优秀教师和外籍教师。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衡水湖湿地保护研究所、董仲舒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印行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的《衡水学院学报》。学校教学文化设施齐全,多功能图书馆有藏书100万册,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供师生免费使用。 著名教师信息:李奎良(1957-),字一丁,男,史学学士,历史学教授。祖籍河北省枣强县。1982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同年执教于河北农大邯郸分校。继而赴兰州大学历史系师从赵俪生先生攻读中国社会经济史与中国文化史。返冀工作后,相继在农大分校、邯郸农专、河北工程学院、衡水学院执掌教席,开课领域涉及史学、教育学、政治学、旅游文化学等学科。二十余年执教生涯,与师友切磋,与弟子共勉,累积有年,乐在其中。 自1984年开始,上讲台即探讨学问,下讲台则从事管理,先后任农大分校(邯郸农专)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党委副书记、书记,河北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衡水学院院长等职务。其间被选为中共河北省第六届党代会代表。 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等教育学、人才学、历史文化学、旅游文化学等,主要著述为:专著《社会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农民》,主编《大学生成材概论》等教材5部,参编省统编教材4部,参加省政协河北人物丛书编写,任副主编。参加邯郸地方党史审稿,为主审之一。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完成《实践课程体系研究》、《三农问题研究》、《抗战时期晋冀鲁豫地方武装》、《董仲舒更化思想研究》等科研课题5项。近期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学和旅游文化学。 主要社会兼职为全国北朝史邺城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高教学会理事、河北省历史学会党史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