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网通

高考一网通>院校大全>院校详情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南京市

小211 本科

院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雨山西路86号

学校基本信息

  • 办学性质:公办
  • 办学类型:财经类
  • 直接属于:江苏省教育厅
  • 招生电话:025-58318189,025-58318196
  • 电子邮箱:zsb@nau.edu.cn
直达学校官网
介绍:

南京审计大学是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为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因审而立、为审而存、依审而兴、靠审而强。学校始建于1983年,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2002年原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07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和江苏省共建高校,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学术学位)授权单位,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审计大学。经过35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审计为品牌、经管法工文理等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特色高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1.6万余名。专任教师97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5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480余人。拥有浦口、莫愁两个校区,占地145公顷。中共审计署党校、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位于浦口校区。

学校设有政府审计学院、会计学院等16个专业学院(教学部),审计科学研究院、瑞华审计与会计学院等19个特色学院(研究院);设有35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5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特色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现有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

学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其中,学术硕士一级学科7个、专业硕士点7个。“审计科学与技术”和“现代审计科学”分别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二期项目,应用经济学学科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重点序列学科;理论经济学学科入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公共管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5个学科入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B,排名全国前20%-30%。

学校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座教授5人,中组部“千人计划”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万人计划”1人,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财政部全国领军(后备)人才(学术类)3人,司法部“全国优秀教师”1人,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第一层次)、江苏省“双创计划”、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等各类省级人才工程180余人,获得审计署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省级以上个人表彰10余人。拥有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4个、江苏省“青蓝工程”教学团队1个。

学校建有“现代审计发展研究中心”“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等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公共工程审计”“审计信息工程”“金融工程”和“江苏省审计大数据工程”等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审计与经济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南京审计大学学报》为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近五年来,学校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在内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项。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获批16项,首次跻身全国高校百强并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并列第5;省部级科研项目171项;参与了审计署重要政策和法律法规建设工作以及审计学科建设等重大理论课题的攻关。在Journal of Econometrics、《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63篇,在CSSCI/CSCD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80篇,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获得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0余项。

作为审计署和教育部合作设立的“中国政府审计奖学金”项目承办单位,以及商务部“援外高级学历学位教育计划”承办单位,招收和培养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审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被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证为中国唯一的“内部审计教育伙伴”(IAEP)合作级高校,与全球伙伴高校开展学生互换、教师互聘、学分互认、科研合作;被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评为“全球培养ACCA人才最多大学”“白金级培训机构”;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ASOSAI)等国际行业组织,美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最高审计机关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美国、法国、巴西、印度、南非等30余个国家审计长受聘学校荣誉教授。五年来,教师赴境外高校及最高审计机关进行学术交流、访学培训逾800人次,参加联合国审计62人次;学生赴境外高校学习交流、参加国际会议、学科性竞赛、海外志愿者活动2000人次。

学校设立润园、泽园、澄园、沁园书院,探索书院和学院“双院制”育人模式。根据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与麦可思公司合作推出的各年度《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在江苏高校中,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平均月薪、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等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前茅。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显示,毕业研究生对母校满意度100%,居全省高校之首。

当前,全体南审人在学校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秉承“诚信、求是、笃学、致公”的校训精神,坚持“特色、质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战略部署,正在为全面建成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为建设一流特色大学奠定基础而努力奋斗。

;

学生信息: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1.6万余名。

专业信息:学校设有国际审计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法政学院、外语系、对外汉语系、应用数学系、体育教学部等11个教学院系部。设有审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管理、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政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英语、对外汉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等20个本科专业。审计学、会计学、金融学三个专业被列为国家审计署和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审计学专业被列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学校是全国最早设立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之一,是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常务理事单位。2003年教育部批准我院为硕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  

实验室: 教师信息:专任教师97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5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480余人。

著名教师信息:时现,女,1962年生,辽宁绥中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会计学硕士生导师。江苏省第十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南京市鼓楼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时现同志 1985年毕业分配至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89年调入南京审计学院任教。1993年1月,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3年9月,获南京大学企业管理学博士学位。 2001年起先后任南京审计学院审计系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2005年担任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院长;2006年任南京审计学院党委常委,2008年11月任南京审计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时现同志现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和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审计署评为全国先进审计工作者。从事审计学专业教学工作20余年,多次被学生选为“我最喜爱的教师”,其主持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课程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一类优秀课程,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建设项目审计》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主持及参加省部级课题研究10余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级研究课题2项。近五年,在《审计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全文转载,多项成果被国家审计署、财政部在制定重大方针政策时采用,参加了审计署《国家审计准则》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她还在国内几个大型审计事务所担任专业顾问,多次参加工程审计项目,为国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时现同志还担任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学术研究与基金托管委员会理事,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等职务。2008年,被国家会计学会聘为“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被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聘为“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同年,被亚洲发展银行聘为专家顾问。